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娇俨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户外跑步app

缓步 的秦运升,秦运升供图
“今天还可以,刚刚做完9台手术,你快进来吧”。
秦运升就像是热情好客的邻居一样,眼带笑意地帮记者打开了手术室的大门。他回转 领路,后背上被汗滴 浸透的手术衣便闯入了我们的眼帘。今天忙吗?面对记者好奇的提问,他也只是笑着用一句话随意带过。
今天的主人公,正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,秦运升。不过我们要聊的话题,却和他的爱好有关——因为医者之外,他还是浙大一院跑团成员、耐力跑 爱好者,多次参加过马拉松赛 。
说起和耐力跑 的结缘,秦运升说,其实是源自5年前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一段经历。
在国外做访问学者时,生活节奏相对国内医院里要慢一些,这也让秦运升有了闲暇时间。这段时间,他看到公园里经常有一些外国人在缓步 ,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。几个月下来,他的体重居然减少了十斤。
访问结束后,秦运升直言,回归“医生日常”的他体重又“反弹”回来了,因为能去缓步 的时间太少。不过在记者看来,医生这项职责之外,他对于时间的利用可以说是“分秒必争”了。
每天早上5点起床,洗漱完毕后,一双悬挂耐磨的运动活动 鞋,一副记录心率的黑色运动活动 手环,秦运升就这样轻装上阵地在小区附近开始缓步 。在庆春院区工作时,不论风吹日晒,每天6公里他都照常不误。到了早上7点他就准时去上班。五年来,这位从小就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肝胆胰外科医生, 聚焦体育视界居然积累了5000多公里的跑程。
除了在工作日挤出时间缓步 , 搏击资讯周末和节假日也是秦运升主要的运动练习 时间。“我们医院一直就有跑团,德甲周末的时候我就跟着跑团一起跑。浙一路,跑下去,是我们的口号。一个人跑的快,一群人跑的远。”秦运升说。这支被称作“浙一跑团”的队伍,不仅在全省健跑团体中赫赫有名,更是浙江省首届“十佳跑团”中唯一的医疗系统队伍 。
现在,浙一跑团的队伍已经扩大到了500余人,跑团成员全部是来自浙大一院的医务人员。上班时和同事紧密协同 ,完成一台又一台的手术治疗,下班、工作之余,可以和手术台上的“战友”一起随风快跑 ,相约运动练习 ……2019年,秦运升还作为浙一跑团的一员去杭州长跑上做了回志愿者,英超直播这让他觉得和同事间的友情 更加深厚了。
作为浙一跑团的一份子,秦运升和所有成员都秉持着相同的快跑 理念:快乐快跑 ,跑出强健 ——在成绩之外,更追求身体的强健 。“我想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好,更主要的是想把自己的基础心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。”秦运升说。
追求强健 的“快跑 型”医生,可以说在浙大一院已经成为一种现象。我们或许可以透过“个例”秦运升,去窥视快跑 背后的医者之心。
秦运升擅长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及ERCP诊治。2002年,他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硕士学位并留院工作,师从郑树森院士;2003年,赴上海长海医院学习ERCP,师从李兆申教授;2014年,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。
一位医生的成长,就像一场漫长的长跑。读研、规培、进修、读博……从小小的实习医生到真正独当一面的医师,十几年间,秦运升一直围绕着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及ERCP诊治推进自己的职业之路。
毫无疑问,这是一场目标明确的人生长跑。现在,作为业务骨干,秦运升加入 了国家863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省科技厅重大科研专项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,还参编了《外科学(八年制)》等多部教材与专著。临床实践上,他已经完成了10000余例的ERCP诊疗,加入 了3000余例肝胆胰疾病手术治疗,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
不断累计的手术数目里,是快跑 的初心。
自1968年问世以来,ERCP一直是诊断胆胰病变的黄金标准。随着当今医学的进步 ,内外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ERCP这项内镜介入微创技术,也从单纯的诊断技术进步 成以治疗为主要目的手术。微创、有效、安全,在造福患者的同时,也对医生的技术和体力提出了新要求。
在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,白天的时间,秦运升大都在做肝胆胰外科手术,手术之余,还要穿上十几斤重的铅衣进行ERCP内镜手术治疗。秉持着彻底根治疾病的治疗理念,他会帮助患者把胆、胰管内的结石一一清除,即使体积再小,数量再多也不会放过一个。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十足的耐心、细心。

技术熟练的秦运升一般半小时,就能够做完一台ERCP手术。但是每天十几台的手术量却对医护的体力有了更高的要求。
如果医生自己都没有健壮 的身体,怎么能保证患者的强健 呢?
就是秉持着这样的想法,一名“快跑 型”医生诞生了。坚守 不懈的快跑 、根除患者病痛的执着、漫漫求医路上的坚守 ,他都做到了——记者也看到了一位医者的仁心。
这项爱好也让秦运升有了意外的收获。“有一次户外跑步app,一位患者不晓得从哪里知道我也喜欢缓步 ,他就发微信问我,秦医生你也跑长跑吗?我们就一起沟通 了好多的缓步 心得。能够和患者拉近距离,让我非常高兴。”秦运升得意的说。
